制造业是实体经济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部分,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,是立国之本、强国之基。我国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健全的国家,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。同时,制造业创新力、竞争力显著增强,产业结构积极调整升级,产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,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壮大。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,正是凭借制造业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产业转化能力,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、复工复产,实现经济正增长,也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制造业稳,实体经济才稳。稳制造业,要加大对制造业助企纾困和发展的支持力度,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。与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呈现过早过快下降特征。今年我国制造业占比有所回升,一定程度上与服务业尚未完全恢复有关,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依然任重道远。为此,要运用市场化办法加大对制造业的金融支持,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、信用贷款规模,加大制造业投资力度,减税降费政策要向制造业倾斜,着力解决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中小企业面临的难题,全力稳定和提振制造业。同时,深化制造业领域“放管服”改革,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,激发制造业企业活力。
稳制造业是为了更好地“进”。我国已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制造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。当前,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,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双重挤压,以及制造业供需结构失衡等问题。推动制造业“稳中求进”,就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。一方面,大力锻造长板,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;另一方面,着力补齐短板,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,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建立自主可控、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,确保在关键时刻“不掉链子”。
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提升核心竞争力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加快重点技术和产品创新生态体系建设,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,发展先进制造业,加快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加强优质企业培育,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,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,支持更多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成长,提高制造业质量、效益和核心竞争力。努力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,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,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。